close
html模版北京有唐代古建嗎?
【導語】根據記載,原宣武區一帶是唐代幽州城的所在地,因此,原宣武區內的一些老街道在唐代就有瞭雛形。除瞭老街之外,北京城及北京郊區是否遺存唐代古建築呢?




房山區的萬佛堂,洞壁上有唐代浮雕,殿內有唐代珍貴文物“萬菩薩法會圖”。

雲居寺唐代古塔

門頭溝靈台灣電動床工廠嶽寺極具唐代風格的釋迦殿

根據記載,原宣武區一帶是唐代幽州城的所在地,因此,原宣武區內的一些老街道在唐代就有瞭雛形。除瞭老街之外,北京城及北京郊區是否遺存唐代古建築呢?

對此,專傢學者眾說紛紜,從北京目前現存的古剎看,修建在唐代以前(包括唐代)並保存完好的寺廟約有十餘座,但這些寺廟經歷代修葺或圮毀後重建,大多已沒有瞭唐代時的古建築,有的寺廟裡還有一些古樹,見證著這些寺廟數千年的歷史。不過,從眾多的古跡中電動床,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唐代建築或疑為唐代古建的蛛絲馬跡。

房山雲居寺有唐代古塔

上世紀初,日本的學術界有一種觀點:“中國境內沒有唐代古建,要想看唐代古建必須要到日本的奈良”。1937年6月,我國著名古建專傢梁思成和林徽因經過不懈的努力,在山西五臺山的佛光寺發現其東大殿為唐代古建,修建於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這一發現在國內外引起極大反響。

那麼,北京有沒有唐代古建呢?這首先要從北京的古寺廟中尋找,從北京目前現存的古剎看,修建在唐代以前(包括唐代)並保存完好的寺廟約有十餘座。如門頭溝的唐代西峰寺、唐代靈嶽寺、唐代靈嚴寺;海淀區的唐代臥佛寺;原宣武區的唐代法源寺等,遺憾的是,這些寺廟經歷代修葺或圮毀後重建,寺廟內幾乎沒有唐代古建。聊以慰藉的是,有些寺廟裡有一些遺存的千年古樹,成為該寺廟歷史悠久的見證。 雖然如此,從北京浩瀚如海的古跡中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唐代建築或疑為唐代古建的蛛絲馬跡。比如,房山區雲居寺的唐塔,就是最為著名的一處。雲居寺始建於隋代,原名西域寺。當時還有東域寺、中域寺。雲居寺是隋代時幽州智泉寺高僧靜琬法師修建(可見在唐代時幽州確實有智泉寺)。靜琬法師率眾僧刻經三十年,唐貞觀十三年(639年)靜琬去世後,他的弟子們繼續刻經。雲居寺的經刻在歷代時斷時續,一直到明末天啟年間,共延續瞭一千多年。在唐代時,刻經達到最盛,其石刻經版數量也最多。現寺內還保存唐代古塔五座(有的資料說是四座),尤以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唐玄宗八妹金仙公主捐建的唐塔為最。塔內雕刻的佛像、供養人、金剛力士等神態生動,線條流暢,充分顯示瞭唐代時建築和雕刻藝術的高超。

房山區河北鎮磁傢務鄉萬佛堂村北有一座古寺萬佛堂。萬佛堂修建於唐大歷年間,明代又重修,原名龍泉寺,因寺修建於京西名泉孔水洞出口上部的墩臺上而得名。下面寬大的洞口泉水豐沛,洞口內兩側的洞壁上有隋、唐時的佛教浮雕像。萬佛堂大殿在明代重修,殿內著名的文物是唐代石刻浮雕“萬菩薩法會圖”。該浮雕長23.8米,高2.4米,是由31塊大理石組合雕刻而成。浮雕的內容是佛祖說法,諸佛聽講的場面,有佛像人物萬尊(又有說9999尊,是萬字不到頭之意),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物。萬佛堂旁有一座遼代的花塔,萬佛堂前竟有兩棵古黃金樹(梓樹),這在北京其他的寺院還很少見。

門頭溝靈嶽寺釋迦殿疑似唐代風格

昌平區興壽鎮北部著名的“銀山塔林”是古時“燕平八景”之一,這裡在唐代時就是佛教聖地。據史料載,在唐代時大將尉遲恭之子在這裡修建瞭“佛巖寺”(尉遲恭在昌平的西部花塔山修建瞭和平寺),是當時幽州最大的寺院之一(見《北京名勝古跡辭典》),很多名僧和避難文人到這裡隱居。在唐開元年間有一位高僧名鄧隱峰來這裡住持,因其德高望重,佛法知識淵博,故追隨者越來越多,使銀山名聲大振。此地與南方鎮江的金山寺齊名,故有“南金北銀”之說。鄧隱峰講經說法的地方叫“說法臺”。他圓寂後眾弟子們為紀念他,在臺上修瞭一座石塔,俗稱“轉腰塔”,現保存完好,應為唐代遺物。遼代時,北京是遼的五都之一,而且契丹人篤信佛教,所以此處佛教活動達到頂峰,當時“銀山塔林”建有72座寺廟,最大的寺廟為大延聖寺,最多時寺內有僧人500多。在北方享有盛名的大延聖寺的五位住持高僧佛圓寂後,為他們建起五塔。後古剎雖圮毀,但這五座高聳的千年靈塔至今仍保存完好。古時,歷代高僧、仙尼的靈塔遍佈山間,有“銀山塔林數不清”之說。

位於延慶張山營鎮東門營村北山谷裡的古崖居,現已成為京北的旅遊勝地。古崖居有5處石窟群,計有洞穴117個(有的資料說是150個)。關於這些石洞穴開鑿的年代,是什麼人開鑿的,一直是不解之謎。據專傢分析,古崖居很有可能是唐代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奚族戰敗後逃到這裡,開鑿石窟居住而形成的。前幾年,北京房山長溝鎮墳莊村西北發現瞭唐幽州盧龍節度使劉濟的墓,並正在對其考古發掘。筆者查閱史料得知,唐代時幽州的北方有奚族和契丹族兩大少數民族,他們經常騷擾幽州。幽州盧龍節度使劉濟曾率大軍大敗奚族,斬奚族士兵二萬餘人,並把他們趕到陰山下。以後奚族又一次入侵幽州,劉濟再次大敗奚族,使奚族再沒有能力入侵幽州,致使幽州平靜。這個史料與之前專傢分析的石窟是奚族戰敗後,逃到這裡鑿洞隱蔽生活的結論相吻合。如果屬實,古崖居的石室算不算唐代古建呢?

門頭溝區齋堂鎮北邊白鐵山(白帖山)上的唐代古剎靈嶽寺,在遼金時香火極盛,為解決過往僧侶和香客信徒們的食宿問題,當年在寺南的“玉河古道”(現為109國道)上修房建舍以接待僧侶和香客信徒,故名齋堂。以後逐漸發展成村,到元代時期,齋堂已成為京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以在當地有“先有靈嶽寺,後有齋堂鎮”的說法。據《北京名勝古跡辭典》記載,靈嶽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五代戰亂時僧去寺空。遼代時重修,稱“白貼山院”,金稱“靈嶽寺”。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至正年間都曾重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次重修。寺院坐北朝南,寺有山門、天王殿、釋迦殿等建築。現靈嶽寺的建築格局主要是元代重修時風格,但筆者認為,靈嶽寺的釋迦殿並不是元代風格,與五臺山佛光寺的東大殿、南禪寺的大殿風格極為相似。筆者曾和古建專傢羅哲文先生提到過此事。羅老說等以後有機會可以考察一下,但羅老沒能來得及去考察便不幸仙逝瞭。

補白

梁思成林徽因發現唐代建築佛光寺

1924年,梁思成與林徽因結伴共赴美國,就讀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學成歸國後,兩人展開中國建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當時有日本學者認為,在中國已經不可能看到完整的唐代木制建築瞭。

1931年,梁思成出任中國營造學社法式部主任,正式開始瞭他研究中國傳統建築的學術生涯。從1932年到1937年初,梁思成和林徽因率隊走遍大江南北,實地考察瞭數千座古建築。可是,沒有發現唐代木結構建築。

1937年,梁思成看到瞭一本法國漢學傢伯希和在敦煌石窟實地拍攝的畫冊:《敦煌石窟圖錄》,畫冊61號洞中有一幅唐代壁畫“五臺山圖”,其中有一座叫“大佛光之寺”的廟宇引起瞭梁思成的註意。梁思成和林徽因很快查閱瞭大佛光之寺的資料。據五臺山《清涼山志》記載,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唐武宗滅佛時被毀,僅僅12年後重建。

梁思成和林徽因決定立即前往五臺山。1937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帶著莫宗江和紀玉堂兩位學生來到瞭五臺山。在豆村,他們不得不放棄汽車換乘騾子入山。幾經曲折,他們終於來到瞭佛光寺。梁思成進入寺院,看到風格迥異的大殿,一眼就斷定這是一座有年頭的建築。不過,經過連續數天的勘察,仍然沒有找到確切的建造年代。就在這時,一直負責地面工作的林徽因發現一根大梁上有很淡的毛筆字跡,寫著:“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林徽因想起大殿外的石經幢上也有類似的碑文,於是她立刻來到大殿外的石經幢,上面果然刻有這樣一句話:“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梁上的題字與石經幢上的刻文吻合,大殿的建造時間就能夠確定瞭。他們發現石經幢上刻有修建此殿的時間,唐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

1941年7月,梁思成發表在《亞洲雜志》上的《中國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一文中說:這是我們這些年裡搜尋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結構建築,不僅如此,在同一座大殿裡,我們找到瞭唐代的繪畫、書法、雕塑和建築,其中的每一項都是稀世之珍,集中在一起,它們是獨一無二的。

此後佛光寺的歷史也被人們所熟知。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隋唐之際,已是五臺名剎。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皇室發動滅法運動,佛光寺內除幾座墓塔外,其餘全部被毀。857年,也就是唐大中十一年,京都女弟子寧公遇和高僧願誠主持重建佛光寺。現存東大殿及殿內彩塑、壁畫等,即是重建後的遺物。

1953年,山西考古人員考察瞭距離佛光寺西北幾十公裡的南禪寺。根據殿內屋梁上寫有“大唐建台灣電動床工廠中三年”的墨書題詞考證,南禪寺是782年重修的,這個時間比佛光寺的建成還要早數十年。

後來,專傢還相繼在山西芮城縣龍泉村發現修建於唐太和六年(832年)的廣仁王廟(五龍廟)大殿以及山西平順縣王曲村修建於唐天天祜四年(907年)的天臺庵大殿,它們與佛光寺、南禪寺一起被稱為我國的“四大唐代古建”。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全站熱搜

    sofy9re8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